[PHOTOBOOKS 忘了攝・影集] by 蘑菇湯怪人
高梨 豊 – 《都市へ》(Towards the City)
作為 《PROVOKE 挑釁》的核心成員之一,高梨 豊在華文媒體中的討論度往往不及多木浩二,森山大道以及中平卓馬等人般高,箇中原因除了是高梨 豊個人的「傳奇度」不如其他成員高之外(畢竟又有多少人能像中平卓馬般有著傳奇的攝影生涯呢?),更重要的是對比其他的 《PROVOKE》 成員,高梨 豊的個人書本作品數量不多,而且就算是以當時的標準來說他的攝影書初版也是較難取得而且非常昂貴,更不要說要在《PROVOKE》創刊 50週年後的今天重新找到他的初版攝影書了。
《都市へ》這個日本名字,如果要直接翻譯的話具有「給都市」或是「往都市去」的雙重意思,而此本攝影亦是常常與森山大道的《写真よさようなら》(攝影啊再見)和中平卓馬的《 来たるべき言葉のために》(為了該有的語言)同時被作為 PROVOKE 成員解散後的個人攝影集來被討論。正如本人之前提及過, 初版的《都市へ》產量極為珍貴,整套書由日本的設計大師杉浦康平所設計,黑色前衛的外盒中有一片由金屬鏡面所打造,用來隱喻日本國旗「日之丸」旗的裝飾,另外除了《都市へ》本體外,整套書中更包含了高梨 豊在日本攝影雜誌《相機每日》在上連載的《東京人》系列(重新編輯及作為副刊登場)。
由於初版屬於天價級的珍貴攝影書,本人除了在展覽看過之外實在是無緣擁有其實物,今天要介紹的嚴格來說不算是再版,而是由美國出版社 ERRATA EDITIONS 所推出的 ‘Books on Books’ series 版本,簡單來說這個系列就是初版書的完全翻拍版本,同系列另外亦出版了包括大家攝影人耳熟能詳的知名攝影集,例如 William Klein 的《Life is Good & Good for You in New York》,Walker Evans 的《American Photographs》等名作品,此一系列的好處在於精準的翻拍可一定程度的重現當時初版的印刷水平以及紙張材質(大家請留意圖片中本體的《都市へ》和副刊《東京人》的紙張分別), 更重要的是可以以一般的價格去重現一些現今絕對難以正常途徑入手的經典攝影書,今次的主角《都市へ》 正是好例子之一。
和森山大道的《写真よさようなら》(攝影啊再見) 和中平卓馬的《 来たるべき言葉のために》(為了該有的語言)相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高梨 豊的《都市へ》在編輯和相片的組織上動機都非常明確和充滿理性。同樣具有 PROVOKE 象徵式的黑白粗粒子,在高梨 豊的廣角鏡頭下,我們看到的是大量把整體畫面劃破的幾何線條和冰冷且黑暗的巨大幾何物。(他當時是 28mm 焦距的愛好者,順帶一提高梨 豊和往後日子也成立了「日本 Leica同盟」)
高梨 豊選擇在第一次石油危機(1974》時推出《都市へ》,細心一看書中的絕大部份照片都是高梨 豊在汽車行走公路時所拍下,大量出現的城市中心以外逐漸擴散的工業化風景,捕捉的一個由石油所驅動的現代化日本,而石油在驅動都市的同時,亦同時驅動著攝影師為都市拍攝的載具(汽車)。這種二元性正好呼應書名「給都市」和「往都市去」的雙重意思;而書中穿插了大量被刻意安排的人像照片(某部份照片在《東京人》系列中重覆出現),這些人物被安排和這個無機現代化都市同時出現及並置,不但沒有令作品增添絲毫生命力,反而人物被異化顯得和冰冷的建築物及工業風景無異, 誇張的更可以說兩者完美地融為一體。以上作品再加上由杉浦康平所設計的由金屬製成的「日之丸」旗(亦可視為呼應書中代表作品之一,一張有深層意味的直倒「日之丸」旗相片[見下圖]),不禁令人想像這是否就是高梨 豊對於日本逐漸都市化的回應呢?
伸延閱讀:
初版《都市へ》的資料圖片:
https://hamonika-koshoten.com/?pid=97757628
方言社 – [布列大道談攝影] 日本攝影師系列 – 高梨豊 (Yutaka Takanashi),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