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大道談攝影] 日本攝影師系列 – 土田ヒロミ (土田 宏美) (Hiromi Tsuchida), 1939-

-土田宏美

 

土田ヒロミ (土田 宏美) ,1939年出生於福井縣,並於福井大學工科部畢業,據土田所說,他個人對攝影的興趣,始於在大學期間的攝影俱樂部生涯,在畢業後土田任職位於靜岡POLA化妝品公司,並在兼職其間從事攝影創作,在1964年時調職前往東京使他有機會進入東京綜合写真専門学校夜校部就讀。其後由於其作品《自閉空間》的成功,選擇離開化妝品公司並從事自由攝影師的職業。

 

50年代起日本由 VIVO 帶領的日本攝影風潮,經歷 60年代 Provoke 的發揚光大,至70年代後正處於一直消化與內歛的時間,土田宏美於大學剛從事攝影時,正好是VIVO興起及解散的年代,日本攝影探討的方向,亦漸由外向轉而探討及紀錄自身內在,由土門拳以社會作為題材,至東松照明以日本美國化作為主軸,到中平卓馬、森山大道等人以城市本身作為主題,而作為70年代班的土田宏美,大抵由於其出身並非傳統城市人,在經歷了60年代日本經濟及政治化的白熱化發展後,面對過往30年日本高速發展,攝影機嘗試那些面向的是經歷巨變的日本人的個人經歷,這點也與土田自身的個人經歷有所共鳴。他個人首部攝影集《自閉空間》所取景的地點,正是東京最富有江戶時期舊東京文化氣息,但同時又面臨商業化轉變的地區—淺草。這部作品為土田帶來了太陽賞,也使土田開始其個人攝影生涯。

-《自閉空間》

 

當時日本在經歷了經濟起飛後,處於一種希望能夠擺脫過去的氣息之中,但據土田宏美的個人描述,他拒絕這種拋下過去的做法,反過來他決定去尋找與及探索那個被”拋下”,但卻傳統的日本,這個動機與同時期的北井一夫決定放棄拍攝影城市轉而「走向村莊」一致,充份證明當時日本對都市化,經濟發展的底下,潛在一道反彈的暗流。

 

土田宏美的探索,總結成書的個人攝影作品,便是《俗神》。取名俗神的意思,據作者所言,其實是希望能夠探索日本鄉村的傳統民間的宗教習俗,這本原本是探索宗教及文化儀式的書藉,在開始拍攝後卻慢慢聚焦於參加宗教及文化儀式的參加者身上,村民的氣氛有別於嚴肅的宗教儀式,往往是輕鬆而又有善的氣氛下,因此,我們在《俗神》這本攝影作品中,看到的並非作者對傳統消逝的傳統紀實,反而是村民們積極地在鏡頭前表現著自己,變成了一部主客逆轉的個人攝影作品。

-《俗神》

 

在完成這個面向舊日本的攝影作品後,土田的視線重新回到城市,並主要開始其兩個出名的作品,《廣島系列》與及《數砂》(砂を数える)系列,這兩個系列中,《廣島》一如東松照明的 《11:02 長崎》,聚焦於原爆後(而非原爆事件本身)的紀實作品,在原爆已過去了30年後的 70年代末,土田以三個種類:被爆幸存者,原爆地點的歷史紀念遺跡與及原爆時的物件來分類自己的《廣島系列》,有別於東松照明,土田以一直頗直觀而內歛,近乎科學化的方式進行拍攝,特別是在拍攝原爆地點的歷史紀念遺跡及物件,均以一種異常中性的手法進行紀錄,作品可說是以土田個人以其攝影作品重新檢視原爆這件令日本由舊日本走向新日本的標誌性事件。

 

-《廣島系列》

 

至於《數砂》系列,則針對城市中生活的人們,以砂比喻為人,《數砂》系列紀錄民眾面對共同事件時的群眾面孔,以群眾(而非個人) 作為紀實主體,拍攝日本民眾的在群眾活動中的面孔與動作,有趣的是土田的較新作《新數砂》改以彩色拍攝,但群眾的面孔卻與舊作有所不同,群眾由密集變為疏落,動作由整齊劃一變為各自為政,也少了那種共同面貌與神情,整體上變個人化與及碎片化,這兩個新舊作品的差異,正好側面反映了日本在經濟泡沫爆破後的社會新面貌。

-《數砂》

-《新 數砂》

 

縱觀土田宏美的日本紀實攝影作品,無論其拍攝主體如何,其實針對的均是日本不同時期發展過後的社會風貌,與生活其中的人的面容,藉著這些紀錄,去探討如何定義出日本民族及日本文化。一如作者土田在訪問中說到,他認為日本人及文化的定義正在隨時間而作改變,他的作品的核心正是希望能夠紀錄這個轉變的過程。

 


 

參考資料:

https://www.sfmoma.org/hiromi-tsuchida-documenting-japans-past-and-present/

http://www.hiromi-t.com/tuchida_hiromi.php

 

— by 布列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