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原載於《城與書》2017年10月 issue 12,為本澳攝影工作者Rusty Fox 編寫關於杉本博司的個人美學評論集《直到長出青苔》(苔のむすまで) 的介紹文章,當中詳述了杉本博司個人的攝影美學觀點與其作品的看法,對杉本博司感興趣的朋友萬萬不可錯過這本書。

編輯台按

  -《直到長出青苔》

“生命”,“歷史”,“時間”

把“生命”,“歷史”,“時間”這三個元素注入並轉化成擁有「記憶」的攝影作品,正正就是杉本博司《劇場》 和 《海景》系列的命題。

作為杉本博司的早期作品,《劇場》系列打破了傳統攝影和藝術的界線,和日本同年代的攝影師不一樣,在被佔領時期中長大的杉本博司並沒有刻意去記錄時代的動蕩,相反的,他將鏡頭對準的往往是比人類記憶更早的存在,那些早已被遺忘的光景。

於美國留學期間,杉本博司到訪眾多大大小小的電影院、劇院,並創作出《劇場》此一系列代表作。杉本博司的攝影在外觀上奉行極簡的風格,同時追求著極致細膩的攝影技術以及製作的工藝。在《劇場》系列中,觀者在照片中看到的是一系列空無一人的電影院,以及完全空白的大銀幕。我們不禁會提出疑問,為什麼需要大費周章地去不同的劇院拍下一張又一張空白的銀幕?

 

 

– 杉本博司, 劇院系列, Hiroshi Sugimoto, Movie Theatre – Akron Civic, Ohio, 1980

 

在其著作《直到長出青苔》中,杉本博司自問自答著這個問題:

「人的肉眼和相機鏡頭的分別在那?」
「相機可以進行記錄,但它並沒有記憶。」他答道。

杉本博司把相機快門時間設定成和電影一樣的長度,但得來的就只有一張張放著空白畫面的大銀幕照片(此原因為照片的成像原理。相機中的底片對著播放中的電影進行記錄,長時間持續的曝光令出來的畫面變成全白)。在利用攝影進行創作的同時,杉本博司亦是少數會把佛學理念融入自己作品的攝影師之一。在實驗著肉眼和鏡頭分別的同時,他利用《劇場》系列表達出人生就如一齣戲,到了最後剩下的只是空無一物的思想。

 

–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Hiroshi Sugimoto, Atlantic Ocean, Newfoundland, 1982

 

《海景》系列作為杉本的另一個代表作品,也同樣地反映他在這方面的哲學性思考。跟許多有關生命的論說想法相似,杉本博司認為海洋是所有生命的起源,亦是世界上可以找尋得到最古老,最沒有受時間作用力而從外觀上改變的存在之一。他相信海洋當中擁有“時間”的存在,同時孕育出“生命”,再慢慢轉化為人類的“歷史”。

無疑地,我們在《海景》系列中看到杉本博司對於攝影,以及對於哲學的執著,一張又一張看似相同的海景照片,是杉本博司用了超過二十年的時間,走遍世界各地尋找他心中的海洋去完成。他認為這些照片也同時保存了我們人類至今依然存在遠古的記憶。試想想,如果杉本博司今天去拍攝的是土地,而不是海洋的話,經過歷史洗禮後的土地,還能保留著那不變的記憶嗎?

於杉本博司而言,他這樣說著:

「對於永恆的海洋來說,我們人類的歷史根本不值一提。」

杉本博司在《直到長出青苔》一書以文字的方式,去探討自己作為藝術家,自七十年代開始的攝影作品。除了上述提到的《劇場》及《海景》系列外,當中更包括《肖像》,《建築》,《博物館系》等的代表作品。書中一共分成十六章,每章以自問自答的形式作為起點,再以第三者的觀點為作品提出各種問題,並由他自己本人透過不同的切入點,如日本歷史、文學、以及宗教文化等,去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杉本博司的藝術世界。

 


作者簡介:

Rusty Fox (黃霐雴)
攝影工作者,澳門出生,於英國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 Newport取得紀實攝影碩士及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取得攝影學士。認為紀實攝影在內容的呈現上沒有限制。其作品的重心是讓讀者看得見生命體和物件之間常被忽視的關係,在不尋常裡發現日常,從而獲得隱藏在內的訊息,透過影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