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大道談攝影] 日本攝影師系列 – 石元泰博(Yasuhiro Ishimoto) , 1921-2012
正當上文提及的土門拳在日本國內以寫實攝影旗手衝擊著日本國內的攝影圈之際,日本亦慢慢走出50年代最艱困的時期,藉著韓戰爆發的機會,日本與美國由昔日的敵人搖身一變為美國的亞洲盟友及反共基地。國家避免了像德國被肢解的命運,而經濟上因此重新步入高速增長期。同時,與外國接軌也使日本攝影師能被西方所認識,當中之前介紹過的植田正治及土門拳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文的主角石元泰博是一個較為特別的例子。因他某程度上是作為日本戰後第一個「海歸派」的攝影師。出生於美國的他年少時回到日本,但卻因為機緣巧合之下重新回到美國學習攝影並進行攝影創作。因此他的攝影可謂同時具有東方及西方的雙面性格。他從1939年留美,在西北大學修讀建築學,但由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日本僑民均被美國監禁在科羅拉多州東南部的格拉納達拆遷中心,因此他並沒有完成其建築學,但亦因為如此,石元泰博在被監禁期間愛上了攝影並在戰後進入著名的芝加哥設計學院(即德國包浩斯芝加哥分校)學習攝影。並於1953年,並協助當時MoMA的攝影部主管史泰欽 (Edward Steichen) 策劃其知名的《人類一家》(The Family of Man) 展覽。
具有如此豐富而且相當西方的攝影藝術經歷,因此很自然石元泰博的攝影在一眾日本攝影師中表現出與別不同的風格,同時他建築學的背景也使他的攝影作品特別具備線條與幾何風格。這些當時日本攝影圈表達確實與別不同,因此在當時石元泰博的作品相對西方來說並未受到日本的重視。但他的作品像「桂離宮」等則被日本攝影界在其後重新發掘並被初為經典。「桂離宮」以西方的幾何造形線條出發,嚴謹地展示出日本建築獨有的美感,絕對稱得上是最能代表兼具東西方的石元泰博的攝影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