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OOKS 忘了攝・影集]
本期將繼續由收藏了小量影集的毒菇湯怪人代打一場去分享攝影集

==================================

《循環:日期、場所、事件》(Circulation: Date, Place, Events) – 中平卓馬

60年代末的3期《挑釁》(Provoke)及1970年出版的《為了該有的語言》(For a Language to Come)均是中平卓馬早期攝影論下的作品,主觀性的失焦、模糊及搖晃,超高反差的對比,正是對體制下看似整齊光鮮,實則空虛的社會投下了一道憤怒的咆哮,企圖以主觀性、反固有美學的照片向體制發出強烈的挑戰。但《挑釁》風格成功的同時,卻諷刺性的引起大量形式上粗劣的模仿,挑戰體制的武器反被體制本身吞沒、同化而失去應有的力道,這使中平卓馬不由得重新思考並審視其攝影論中的「攝影非表現」的根本主張。

因此《循環:日期、場所、事件》這件作品即為中平卓馬對其攝影論思考的階段性產物。在1971年的「第七屆巴黎青年雙年展」中,

受邀參展並在此次展覽中實驗性地嘗試實踐其新的攝影論:每天來回於展覽場地同時無差別的拍攝所有映入眼球的景象,同時立即沖印並陳列於展場中;而當照片數量迅速增加,多至連展覽牆無法容納時,中平卓馬索性把照片隨便堆放在地上任人拿取。中平卓馬企圖以被動及近似機械性的方式大量拍攝照片去克服其個人的表現並突破被歷史設立的限制,進而重新定義攝影的意義。雖然該實驗最終在展覽完結前的兩天被雙年展主辦單位以混亂等理由所強行終止,但該次實驗驗證了中平卓馬本人攝影論的可行性,最終這套理論發展成熟為《為何是植物圖鑑》並成為中平卓馬後期攝影的理論框架。

《循環:日期、場所、事件》一書作為中平卓馬攝影的轉捩點,因此對研究中平卓馬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而本書在選材及裝訂上均有參考當年設置,務求以重現當時作為理論的意義為主軸,本書取材自當年沒被中平卓馬燒毀的逾980張底片及48張照片,透過曝光日期及資料照片全新組合而成。另外本書亦以英文及日文記錄了中平卓馬在71~72年間的三篇論述,講述《循環:日期、場所、事件》這個作品背後的意義,參加雙年展的目的,與及雙年展事件的餘波,務求使讀者能更立體的了解中平卓馬這次攝影實驗的成果。

▒ 購買及預訂本書 ▒ : 边度有書.有音樂 Pin-to Livros & Musica